柳建龙,男,福建省惠安县人,1979年生,法学博士,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;中国人民大学公法研究中心警察法治研究所兼职研究员。
教育:
1998.09-2002.07,福州大学管理学院,国际经济与贸易,经济学学士
2003.09—2005.07,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,宪法学与行政法学,法学硕士
2005.09-2008.07,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,宪法学与行政法学,法学博士
访学:
2007.11-2008.03,印度西本加尔国立法科大学访问学者(宪法学)(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)
2010.07-2011.01,获德国马克斯·普朗克比较公法和国际法研究所奖学金,赴该所从事宪法学基础理论研究
主攻方向:宪法学基本理论,比较宪法学
学术成果:
论 文:
1.“判决前刑事诉讼被告或者犯罪嫌疑人死亡者不赔?——《国家赔偿法》第17条第3项之合宪性质疑”(独),《法律适用》2007年第12期,1.40万字;
2.“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第五十二条之评析”(独),复印资料《诉讼法学、司法制度》2007年第7期,1.60万字;
3.“权利冲突是个伪问题?”(独),《山东社会科学》2007年第4期,1.40万字;
4.“死刑合宪性审查的法理:演化中的合宜行为基准”(独),《南阳师范学院学报》2007年第5期,1.80万字;
5.“美国最高法院:权利与权力的两难”(独),《法制日报》2006年9月11日,0.20万字;
6. “紧急状态:宪法效力与公民权利”(二人合作),0.80万字,《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》2006年第2期;
7.“2005年宪法学研究报告 ”(第三作者),本人承担部分0.40万字,载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组编:《2005年中国法学研究报告》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;
8.“印度宪法学之旅”(独),载《法学院》(《检察日报》副刊)2008年第2期第21版(2008年3月31日),0.30万字;
9.“印度法学教育与宪法学之热点问题”,辛格教授文(编译),《求是学刊》2008年第5期,0.8万字;
10.“略论修宪程序的违反:印度之经验”(独),《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》2008年第6期,1.2万字;
11.“宪法修正案的合宪性审查:以印度为中心”(独),《法学家》2009年第1期,1.2万字。
译文/译著:
1. 【澳】Cheryl Saunders:“反思宪法之边界”,载韩大元主编:《比较宪法》,北京: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版,0.80万字;
2. 【德】Jutta- Stender- Vorwachs:“一起德国居所监听的判决探析”(译者),1万字,载刘茂林主编:《公法评论》(第4卷),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;
3. “阿富汗宪法”,载韩大元主编:《比较宪法》,北京: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版,2.00万字;
4. 《宪法解释:文本含义,原初意图与司法审查》(译著,第三译者),约10万字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;
5. 外国宪法事例选译之部分,载韩大元主编:《中国宪法事例研究(二)》,约5万字,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;
6. 外国宪法事例选译之部分,载韩大元主编:《中国宪法事例研究(三)》,约2万字,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;
7. 【印】M.P.Singh、Surya Deva:“印度宪法:于多样性中统一的典范”,载《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》2009年第5期,约5万字。
参编:
1. “阿富汗宪法”,载韩大元主编:《外国宪法》(第二版)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,3万字;
2. “阿富汗宪法”,载韩大元主编:《外国宪法》(第三版)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,3万字;
3.“南非宪法”,修订,载韩大元主编:《外国宪法》(第二版)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,约0.15万字。 |